close
這個地方,台北人都去過!外地來台北的很多人也去過!
圖片上有招牌,就算不用看,大家也知道,它是"台北車站"。
台北車站改建,是老輩們年輕時代的事了,我們這一代,懂得全台趴趴走開始,它早就是現在的"老樣子"。但那是指上面的部分。
依稀記得,在我們很小的時候,台北鐵路地下化是一大工程。然後,台北車站地底下不斷的加東西,加了捷運、加了高鐵。三鐵共構這進步的榮景,給了我們方便,也給台北車站新的名字。
對夾心餅干的我們這一代,是新名字──北車。
是孤陋寡聞嗎? 初次聽聞"北車"…傻傻的問眼前張嘴的少年郎…啥?
人家不解的重複一次:對啊,北車啊…
啊??? 北車??? #$%&@
其實問一次就懂了,第二次再說"北車?" 不是疑問句,而是感嘆詞!
敏捷的少年郎也意識到代溝的存在,弱弱的說,現在都說"北車"啊…
知道語言是有生命的,會變化。人的創造力無窮,能變出很多不同的話。
但名詞的簡化是不是應該有邏輯?建國中學,簡稱建中;台灣大學,簡稱台大。
台北車站變北車…???車站再怎麼簡能簡化成"車"??? 北站可能比北"車"容易聯想吧?
如果台北車站簡化為北車,那花蓮車站…花車?基隆車站…基車? yes! 這個命題totally,很機車!
全站熱搜